——赴延安参加培训学习心得
作为一名民盟普通盟员,有幸参加由德阳市委统战部组织的“德阳市各民主党派领导班子成员及骨干代表人士培训班”学习。此次为期6天的学习,不仅是一次跨越时空的精神寻根,更是一场直抵内心的思想淬炼,让我对民盟盟员的初心使命有了更为真切的体悟。
当双脚踏上延安这片红色热土时,我心中的崇敬之情便油然而生。红色旧址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沉淀着信仰的力量。在延安革命纪念馆的展柜前,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一件件斑驳的实物,结合授课老师的细致讲解,将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光辉历程徐徐展开。毛泽东与毛岸英父子间的深情故事,让我在历史细节中读懂了革命领袖“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窑洞对”专题课上,授课老师对那段关于历史周期律的经典对话解读,更让我深刻思考民主政治在当代的实践路径,更加明白民主党派成员参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重要意义。当站在黄帝陵前,聆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题教学,看着历经千年的古柏,我对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有了更直观的感悟,内心的民族自豪感与责任感愈发强烈。
实践课堂上的每一个故事,都诠释着实干担当的真谛。在梁家河村史馆和知青院,《习近平在梁家河的为民情怀与实干担当》专题课上的讲述令人动容。青年时期的习近平总书记扎根基层、与群众同甘共苦的奋斗足迹,让我懂得“为人民服务”从来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日常工作生活的点滴行动。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里,“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仿佛仍在回响,三五九旅将士们用锄头和汗水铸就的艰苦奋斗精神,在当下依然闪耀着时代的光芒。在观看《三战三捷》《初心》等音像资料时,革命先辈们在艰难处境中展现的智慧与勇气,让我对“自力更生”的当经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统战课堂上,解永强教授关于新型政党制度的课程,总结分享了长期以来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建设取得的重要成果和成功经验,系统阐释了多党合作制度的优越性。姚金果研究员对延安精神时代价值的解读,更让我意识到,作为民主党派成员,传承红色基因、强化使命担当是生活与工作的指引。而在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李丽蓉老师剖析的边区参议会民主实践案例,为我今后参与参政议政提供了最直观的范本和启发。
踏上归途,延安的窑洞、延河的流水、梁家河的泥土仍似历历在目。学员代表钟勉作的“实干兴邦”学习发言道出了我们全体参训盟员的心声,米明芳副主委对全体盟员进一步履职担当的期许更让我备受鼓舞。此次延安之行,让我真切的感受到了精神的根脉与力量的源泉。回到工作岗位后,我将以此次培训为新起点,立足本职岗位,发挥界别优势,把延安精神融入履职实践,围绕德阳发展大局建真言、献实策,用实际行动践行民盟盟员的初心使命,为中国式现代化德阳篇章贡献自己的一份责任和力量。
|